近日有消息稱,為了應對今夏用電嚴峻形勢,發(fā)改委和能源局將在近期集中審批一批火電和電網項目以迅速緩解浙江、江蘇等地的用電緊張形勢。
據(jù)稱,這是今年年初以來,浙江、重慶等地淡季發(fā)生“電荒”后主管部門首度公開表態(tài)將加快上馬火電項目以緩解“電荒”。這似乎顯示了主管部門對破解“電荒”的高度重視。然而,聯(lián)想到“電荒”產生的根源,公眾不能不對“集中審批”以求“迅速緩解”用電緊張形勢的舉措表示質疑:遠水能救近火嗎?頭痛醫(yī)腳能產生療效嗎?
熟悉電力項目建設的人都知道,火電廠建設周期雖然比水電、核電來得快,但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夠建成投產的。一座中型火電廠(100萬千瓦及以上至300萬千瓦以下),從基建到投產一般要兩至三年。
誠然,如專家分析的那樣,目前核準一些新建項目,可為中長期用電需求做好準備,但核準新建一些項目未必就是預防未來“電荒”的良策。
從已知情況看,浙江、重慶等地淡季發(fā)生“電荒”,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高能耗產業(yè)增長速度過快,加劇了“硬缺電”,而電網輸送能力有限,地方利益之爭更使一些電力富余省市的電無法外送;二是煤炭生產與消費逆向分布,電煤遠距離運輸受鐵路運力不足的制約,煤荒加劇“電荒”;三是煤炭物流不暢,中間環(huán)節(jié)層層加價,導致電煤價格攀升,再加上電網與電廠的利益分配過分向電網傾斜,導致電廠虧損,發(fā)電積極性受到抑制。也就是說,“電荒”的根子并不在缺少裝機。
通過“集中審批”來增加新建電廠,以化解“電荒”之困,是不是有南轅北轍的味道?
中國目前并不存在裝機不足的問題。權威機構發(fā)布的公開信息顯示,到2010年止,我國電力裝機容量為9.6億千瓦,加上中電聯(lián)預期今年將新增的裝機容量8500萬千瓦,全國裝機容量將高達10.5億萬千瓦左右。按照電力企業(yè)盈虧平衡點的發(fā)電機組利用小時數(shù)5300小時計算,發(fā)電量可達55650億千瓦時,這明顯高出了中電聯(lián)預測的全社會用電量:“十二五”期間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將在8.5%左右,以這個增長率計算,2012年和2013年全社會用電量超不過9352億千瓦時和53547億千瓦時。顯然,“集中審批”加快火電建設的舉措,沒撓到“電荒”的癢處。
問題還不僅在于增加火電建設藥不對癥,更在于增加火電建設非但不能緩解“電荒”,反而會加劇“電荒”,并帶來新的問題。何出此言?煤炭緊缺已經導致電煤價格飆升,增加火電裝機必增加電煤消耗,由之引起電煤供應緊張和電煤價格進一步上升就不可避免。
全國裝機富余,已導致全國電力機組利用小時連續(xù)幾年大幅下降。去年雖現(xiàn)逆轉,全國發(fā)電設備利用小時比上年增加114小時,但也只達4660小時,火電上升幅度大一些,也不過5031小時,即沒有達到電力行業(yè)盈虧平衡點的5300小時,也遠低于2004年達到過的5991小時。在這樣的背景下增加新建電廠,豈非火上澆油,讓全國電企再陷發(fā)電機不能充分發(fā)功的困境,更失發(fā)電積極性?
化解結構性、地域性的“電荒”,需要更全面更前瞻的考量。
來源:百方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m.laoqipin.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m.laoqipin.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m.laoqipin.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shù)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shù)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qū)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